
- 主页
- 大纲
- 教学指导
-
葡萄酒检验技术课程标准
1概述
1.1课程性质
《葡萄酒检验技术》是食品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主要学习葡萄酒感官检验、理化检验和微生物检验等。从葡萄酒检验专业知识、技能和实际操作入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毕业后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1.2课程设计理念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优者成才,能者成功,人人成长”为教育理念,在产教融合“二元三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总体框架下,紧密结合企业,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以检测项目为载体,以实际工作任务构建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葡萄酒检验技术课程设计,创造最佳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环境,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3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葡萄酒国家标准为依据,设计了3个学习情境,结合课程学时,设计了21个学习单元(子学习情境)。课程的授课形式为理实一体化,本课程共64学时,4.0学分,考核方法为过程考评(任务考评)与期末考评(课程考评)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
2课程目标
2.1总目标
本课程从工作岗位需求出发,注重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养成,以适应将来从事葡萄酒检验的岗位能力需求。
2.2具体目标
2.2.1专业能力
(1)能够按国标进行葡萄酒的感官检验;
(2)能够按国标进行葡萄酒的理化检验;
(3)能够按国标进行葡萄酒的微生物检验;
(4)能熟练掌握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2.2.2方法能力
(1)能够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并实施。
(2)能够进行信息采集与处理。
(3)能够自我学习、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
2.2.3社会能力
(1)具有吃苦耐劳精神。
(2)具有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精神。
(3)具有工作责任感。
(4)具有安全生产意识。
(5)具有人际沟通能力。
3内容标准
3.1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
学习单元
参考
学时
情境
学习内容
1.葡萄酒的感官检验
葡萄酒的感官检验前期准备;葡萄酒的外观及外观分析;葡萄酒的香气及香气分析;葡萄酒的口感及口感分析。
1.1葡萄酒的感官检验前期准备
1
4
1.2葡萄酒的外观及外观分析
1
1.3葡萄酒的香气及香气分析
1
1.4葡萄酒的口感及口感分析
1
2.葡萄酒的理化检验
葡萄酒中的酒精度、总糖和还原糖、干浸出物、滴定酸的测定-指示剂法、挥发酸、二氧化硫、CO2含量、铁、铜、柠檬酸、苹果酸、抗坏血酸(维生素C)、白藜芦醇及甲醇含量的检验。
2.1酒精度的测定
2
52
2.2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
4
2.3葡萄酒干浸出物的测定
4
2.4葡萄酒滴定酸的测定-指示剂法
4
2.5挥发酸的测定
4
2.6葡萄酒二氧化硫的测定 -氧化法
4
2.7 CO2含量的测定
4
2.8葡萄酒铁的测定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4
2.9葡萄酒铜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比色法
4
2.10 柠檬酸的测定
4
2.11苹果酸的测定
4
2.12葡萄酒抗坏血酸(维生素C)的测定 –二氯靛酚法
2
2.13白藜芦醇的测定
4
2.14葡萄酒中甲醇含量测定
4
3.葡萄酒的微生物检验
葡萄酒中的菌落总数、酵母菌数及大肠菌群的检验。
3.1菌落总数的检验
2
8
3.2酵母菌数的检验
2
3.3大肠菌群的检验
4
合计
64
3.2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1 葡萄酒的感官检验href="http://href="http://
学时:4学时
1.1葡萄酒的感官检验前期准备
学时:1学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品酒前对身体条件的要求;
⒉了解品酒前对环境条件 的要求;
⒊掌握酒杯的选用;
⒋掌握开酒技术;
⒌掌握醒酒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法建议
★重点:掌握酒杯的选用及醒酒方法;
★难点:掌握开酒技术。
■理实一体化教学;
■六步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资源
考核方式
●多媒体、教材、PPT和视频等;
●一体化品酒实训室;
●任务单、计划单、训练单、评价单等。
▲现场操作、报告、训练单与记录
▲学生自评(20%);小组互评(20%)教师评价(60%)
教学设计与组织
资讯
教师下发任务,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品酒前对身体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了解酒杯的选用 ;了解开酒和醒酒。学生练习查阅资料并归纳出老师的任务。
课前在线学习
计划
教师对学生分组,各组制定工作计划,分工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
课前自主完成
决策
小组长汇总组员的查阅结果做成PPT。
课前自主完成
实施
各组长汇报任务结果。
课中完成
0.25课时
检查与评估
教师检查各组情况,对学员的表现进行评价。汇总所有结果后进行总结,通过练习检查学习效果并引出本课程的学习内容。
课中完成
0.25课时
实施
根据学生汇报中出现的一些不足之处,从认识品酒前对身体条件的要求、品酒前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酒杯的选用、开酒 、醒酒五个方面进行补充知识点。
课中完成
0.5课时
学习情境1 葡萄酒的感官检验
学时:4学时
1.2葡萄酒的外观及外观分析
学时:1学时
学习目标
1.了解葡萄酒的外观特性;
2.掌握观察液面的方法;
3.掌握观察酒体的方法;
4.掌握观察酒柱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法建议
★重点:掌握观察酒体的方法;
★难点:掌握观察酒柱的方法。
■理实一体化教学;
■六步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演示法、操作法、讲授法
教学资源
考核方式
●多媒体、教材、PPT和视频等;
●一体化品酒实训室;
●任务单、计划单、训练单、评价单等。
▲现场操作、报告、训练单与记录
▲学生自评(20%);小组互评(20%)教师评价(60%)
教学设计与组织
资讯
教师下发任务,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葡萄酒的外观特性,了解观察液面、酒体和酒柱。
课前在线学习
计划
教师对学生分组,各组制定工作计划,重点研究一方面的外观分析。
课前自主完成
决策
教师审核工作计划与实施方案,学生通过小组研讨、教师指导确定实施方案。
课前自主完成
实施
教师从葡萄酒液面、酒体和酒柱三方面进行葡萄酒的外观分析。
课中完成
0.25课时
检查与评估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观察方面进行外观分析描述,学生汇报自己的分析结果,回答同学与教师的提问。并通过在线练习检查学习效果。
依据评价标准,同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给出总体成绩。
课中完成
0.5时
实施
根据学生汇报中出现的一些不足之处,从认识葡萄酒的外观、液面、酒体和酒柱四个方面进行补充知识点。
课中完成
0.25时
学习情境1 葡萄酒的感官检验
学时:4学时
1.3葡萄酒的香气及香气分析
学时:1学时
学习目标
1.了解葡萄酒的香气分类;
2.掌握第一次闻香操作技术;
3.掌握第二闻香操作技术;
4.掌握第三闻香操作技术。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法建议
★重点:掌握第二闻香操作技术;
★难点:掌握第三闻香操作技术。
■理实一体化教学;
■六步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演示法、操作法、讲授法
教学资源
考核方式
●多媒体、教材、PPT和视频等;
●一体化品酒实训室;
●任务单、计划单、训练单、评价单等。
▲现场操作、报告、训练单与记录
▲学生自评(20%);小组互评(20%)教师评价(60%)
教学设计与组织
资讯
教师下发任务,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葡萄酒的香气类别,了解第一次、二次、三次闻香。
课前在线学习
计划
教师对学生分组,各组制定工作计划,重点研究一方面的香气分析。
课前自主完成
决策
教师审核工作计划与实施方案,学生通过小组研讨、教师指导确定实施方案。
课前自主完成
实施
教师从第一次、二次、三次闻香三方面进行葡萄酒的香气分析。
课中完成
0.25课时
检查与评估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研究方面进行香气分析描述,学生汇报自己的分析结果,回答同学与教师的提问。并通过在线练习检查学习效果。
依据评价标准,同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给出总体成绩。
课中完成
0.5时
实施
根据学生汇报中出现的一些不足之处,从认识葡萄酒的三类香气,进行三次闻香两个方面进行补充知识点。
课中完成
0.25时
学习情境1 葡萄酒的感官检验
学时:4学时
1.4葡萄酒的口感及口感分析
学时:1学时
学习目标
1.了解葡萄酒中的呈味物质及口感;
2.掌握如何品酒;
3.掌握如何进行口腔分析;
4.掌握如何鉴别尾味。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法建议
★重点:掌握如何进行口腔分析;
★难点:葡萄酒中的呈味物质及口感。
■理实一体化教学;
■六步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演示法、操作法、讲授法
教学资源
考核方式
●多媒体、教材、PPT和视频等;
●一体化品酒实训室;
●任务单、计划单、训练单、评价单等。
▲现场操作、报告、训练单与记录
▲学生自评(20%);小组互评(20%)教师评价(60%)
教学设计与组织
资讯
教师下发任务,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葡萄酒的呈味物质及口感,了解品酒的12s理论。
课前在线学习
计划
教师对学生分组,各组制定工作计划,重点研究一方面的口感分析。
课前自主完成
决策
教师审核工作计划与实施方案,学生通过小组研讨、教师指导确定实施方案。
课前自主完成
实施
教师从喝酒、进行口腔分析和鉴别尾味三方面进行葡萄酒的口感分析。
课中完成
0.25课时
检查与评估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研究方面进行口感分析描述,学生汇报自己的分析结果,回答同学与教师的提问。并通过在线练习检查学习效果。
依据评价标准,同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给出总体成绩。
课中完成
0.5时
实施
根据学生汇报中出现的一些不足之处,从喝酒、进行口腔分析和鉴别尾味三个方面进行补充知识点。
课中完成
0.25时
学习情境2 葡萄酒的理化检验
学时:52学时
2.1酒精度的测定
学时:2学时
学习目标
1.了解酒精的性质;
2.理解酒精度的概念;
3.了解葡萄酒酒精度含量的测定意义;
4.掌握酒精度的检测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法建议
★重点:掌握酒精计、密度瓶、气相色谱法测定酒精度的方法原理、操作流程等;
★难点:待测试样的预处理。
■理实一体化教学;
■六步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讲授法
教学资源
考核方式
●多媒体、教材、PPT和视频等;
●食品分析实训室;
●任务单、计划单、训练单、评价单等。
▲现场操作、报告、训练单与记录
▲学生自评(20%);小组互评(20%)教师评价(60%)
教学设计与组织
资讯
教师下发任务,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酒精度的概念,葡萄酒中酒精度检测意义;葡萄酒中酒精度检测方法有哪些?并且观看酒精度检测相关微课视频。学生练习查阅资料并归纳出老师的任务。
课前在线学习
计划
教师对学生分组,各组制定工作计划,分工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重点研究酒精计法测定葡萄酒中酒精度的检测流程。
课前自主完成
决策
教师审核工作计划于实施方案,学生通过小组研讨、教师指导确定实施方案。
课中完成0.5课时
实施
各小组按照实施方案进行样品的预处理、样品的测试及结果计算等;实施过程中可以资源平台微课视频。
课中完成0.5课时
检查
教师检查各组情况,对各小组任务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并将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学生汇报自己的检测结果,回答同学与教师的提问。并通过在线联系检查学习效果。
0.5课时
实训基地
实践+在线学习+课中讨论
评估
依据评价标准,同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给出总体成绩。
0.5课时课堂汇报
学习情境2 葡萄酒的理化检验
学时:52学时
2.2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
学时:4学时
学习目标
1.了解葡萄酒的总糖和还原糖的性质及检测意义;
2.掌握葡萄酒的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法建议
★重点:葡萄酒中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
★难点:斐林溶液的标定。
■理实一体化教学;
■六步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讲授法
教学资源
考核方式
●多媒体、教材、PPT和视频等;
●食品分析实训室;
●任务单、计划单、训练单、评价单等。
▲现场操作、报告、训练单与记录
▲学生自评(20%);小组互评(20%)教师评价(60%)
教学设计与组织
资讯
教师下发任务,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葡萄酒的生产工艺,葡萄酒的品鉴等知识,掌握葡萄酒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意义及测定方法。学生查阅资料并归纳出老师的任务。
课前自主学习
计划
教师对学生分组,各组制定工作计划,分工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
课前自主学习
决策
小组长汇总组员的查阅结果做成PPT。教师指导难点和易错点。
课前自主学习时间+课中1课时
实施
分小组实施任务,各组长汇报任务结果
课中2学时
讨论
小组内小组间讨论实验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数据的处理等。
课中0.5学时
检查和评估
教师检查各组情况,对学员的表现进行评价。汇总所有结果后进行总结,通过练习检查学习效果。学生自评学习效果。
课中0.5学时+课后
学习情境2 葡萄酒的理化检验
学时:52学时
2.3葡萄酒干浸出物的测定
学时:4学时
学习目标
1.干浸出物定义;
2.干浸出物测定的意义;
3.干浸出物测定过程;
4.干浸出物测定实验讨论。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法建议
★重点:干浸出物测定的意义干浸出物测定过程;
★难点:干浸出物测定实验条件的选择。
■理实一体化教学;
■六步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讲授法
教学资源
考核方式
●多媒体、教材、PPT和视频等;
●食品分析实训室;
●任务单、计划单、训练单、评价单等。
▲现场操作、报告、训练单与记录
▲学生自评(20%);小组互评(20%)教师评价(60%)
教学设计与组织
资讯
教师下发任务,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本实验测定的意义。学生练习查阅资料并归纳出老师的任务。
课前在线学习
计划
教师对学生分组,各组制定工作计划,分工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
课前自主完成
决策
小组长汇总组员的查阅结果做成PPT。
课 前 自主完成
实施
各组长汇报任务结果。
课 中完成
2课时
检查 和评
估
教师检查各组情况,对学员的表现进行评价。汇总所有结果后进行总结,通过练习检查学习效果并引出本课程的学习内容。
课中完成
1.5课时
实施
根据学生汇报中出现的一些不足之处,从多个方面进行补充知识点。
课中完成
0.5 课时
学习情境2 葡萄酒的理化检验
学时:52学时
2.4葡萄酒滴定酸的测定 - 指示剂法
学时:4学时
学习目标
1.滴定酸定义;
2.滴定酸测定的意义;
3.电位法测定滴定酸的过程;
4.电位法测定滴定酸实验讨论。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法建议
★重点:滴定酸测定的意义电位法测定滴定酸的过程;
★难点:电位法测定滴定酸实验条件的选择。
■理实一体化教学;
■六步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讲授法
教学资源
考核方式
●多媒体、教材、PPT和视频等;
●食品分析实训室;
●任务单、计划单、训练单、评价单等。
▲现场操作、报告、训练单与记录
▲学生自评(20%);小组互评(20%)教师评价(60%)
教学设计与组织
资讯
教师下发任务,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本实验测定的意义。学生练习查阅资料并归纳出老师的任务。
课前在线学习
计划
教师对学生分组,各组制定工作计划,分工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
课前自主完成
决策
小组长汇总组员的查阅结果做成PPT。
课 前 自主完成
实施
各组长汇报任务结果。
课 中完成
2课时
检查 和评
估
教师检查各组情况,对学员的表现进行评价。汇总所有结果后进行总结,通过练习检查学习效果并引出本课程的学习内容。
课中完成
1.5课时
实施
根据学生汇报中出现的一些不足之处,从多个方面进行补充知识点。
课中完成
0.5 课时
学习情境2 葡萄酒的理化检验
学时:52学时
2.5挥发酸的测定
学时:4学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葡萄酒的挥发酸的性质及检测意义;
2. 会使用挥发酸检测装置;
3. 掌握葡萄酒的挥发酸的测定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法建议
★重点:葡萄酒中挥发酸的测定;
★难点:挥发装置的连接与使用。
■理实一体化教学;
■六步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讲授法
教学资源
考核方式
●多媒体、教材、PPT和视频等;
●食品分析实训室;
●任务单、计划单、训练单、评价单等。
▲现场操作、报告、训练单与记录
▲学生自评(20%);小组互评(20%)教师评价(60%)
教学设计与组织
资讯
教师下发任务,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葡萄酒的生产工艺,葡萄酒的品鉴等知识,掌握葡萄酒挥发酸的测定意义及测定方法。学生查阅资料并归纳出老师的任务。
课前自主学习
计划
教师对学生分组,各组制定工作计划,分工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
课前自主学习
决策
小组长汇总组员的查阅结果做成PPT。教师指导难点和易错点。
课前自主学习时间+课中1课时
实施
分小组实施任务,各组长汇报任务结果
课中2学时
讨论
小组内小组间讨论实验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数据的处理等。
课中0.5学时
检查和评估
教师检查各组情况,对学员的表现进行评价;汇总所有结果后进行总结,通过练习检查学习效果;学生自评学习效果。
课中0.5学时+课后
学习情境2 葡萄酒的理化检验
学时:52学时
2.6葡萄酒二氧化硫的测定 - 氧化法
学时:4学时
学习目标
1.氧化法总二氧化硫测定的原理;
2.氧化法游离二氧化硫测定的原理;
3.氧化法二氧化硫测定的过程;
4.氧化法二氧化硫测定实验讨论。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法建议
★重点:氧化法二氧化硫测定的原理氧化法二氧化硫测定的过程;
★难点:氧化法二氧化硫测定的过程。
■理实一体化教学;
■六步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讲授法
教学资源
考核方式
●多媒体、教材、PPT和视频等;
●食品分析实训室;
●任务单、计划单、训练单、评价单等。
▲现场操作、报告、训练单与记录
▲学生自评(20%);小组互评(20%)教师评价(60%)
教学设计与组织
资讯
教师下发任务,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本实验测定的意义。学生练习查阅资料并归纳出老师的任务。
课前在线学习
计划
教师对学生分组,各组制定工作计划,分工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
课 前 自主完成
决策
小组长汇总组员的查阅结果做成PPT。
课 前 自主完成
实施
各组长汇报任务结果。
课 中完成
2课时
检查 和评
估
教师检查各组情况,对学员的表现进行评价。汇总所有结果后进行总结,通过练习检查学习效果并引出本课程的学习内容。
课 中完成
1.5课时
实施
根据学生汇报中出现的一些不足之处,从多个方面进行补充知识点。
课 中完成
0.5 课时
学习情境2 葡萄酒的理化检验
学时:52学时
2.7 CO2含量的测定的测定
学时:4学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葡萄酒的中CO2性质及检测意义;
2. 会使用中CO2检测装置;
3. 掌握葡萄酒的中CO2的测定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法建议
★重点:葡萄酒中中CO2的测定;
★难点:CO2测定装置的连接与使用。
■理实一体化教学;
■六步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讲授法
教学资源
考核方式
●多媒体、教材、PPT和视频等;
●食品分析实训室;
●任务单、计划单、训练单、评价单等。
▲现场操作、报告、训练单与记录
▲学生自评(20%);小组互评(20%)教师评价(60%)
教学设计与组织
资讯
教师下发任务,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葡萄酒的生产工艺,葡萄酒的品鉴等知识,掌握葡萄酒中CO2的测定意义及测定方法。学生查阅资料并归纳出老师的任务。
课前自主学习
计划
教师对学生分组,各组制定工作计划,分工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
课前自主学习
决策
小组长汇总组员的查阅结果做成PPT。教师指导难点和易错点。
课前自主学习时间+课中0.5课时
实施
分小组实施任务,各组长汇报任务结果。
课中2.0学时
讨论
小组内小组间讨论实验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数据的处理等。
课中1.0学时
检查和评估
教师检查各组情况,对学员的表现进行评价。汇总所有结果后进行总结,通过练习检查学习效果。学生自评学习效果。
课中0.5学时+课后
学习情境2 葡萄酒的理化检验
学时:52学时
2.8葡萄酒铁的测定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学时:4学时
学习目标
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原理;
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过程;
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实验讨论。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法建议
★重点: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原理、测定过程;
★难点: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实验条件的选择。
■理实一体化教学;
■六步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讲授法
教学资源
考核方式
●多媒体、教材、PPT和视频等;
●仪器分析实训室;
●任务单、计划单、训练单、评价单等。
▲现场操作、报告、训练单与记录
▲学生自评(20%);小组互评(20%)教师评价(60%)
教学设计与组织
资讯
教师下发任务,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本实验测定的意义。学生练习查阅资料并归纳出老师的任务。
课前在线学习
计划
教师对学生分组,各组制定工作计划,分工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
课 前 自主完成
决策
小组长汇总组员的查阅结果做成PPT。
课 前 自主完成
实施
各组长汇报任务结果。
课 中完成
2课时
检查 和评
估
教师检查各组情况,对学员的表现进行评价。汇总所有结果后进行总结,通过练习检查学习效果并引出本课程的学习内容。
课 中完成
1.5课时
实施
根据学生汇报中出现的一些不足之处,从多个方面进行补充知识点。
课 中完成
0.5 课时
学习情境2 葡萄酒的理化检验
学时:52学时
2.9葡萄酒铜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比色法
学时:4学时
学习目标
1.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比色法测定铜的原理;
2.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比色法测定铜的过程;
3.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比色法测定铜实验讨论。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法建议
★重点: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比色法测定铜的原理、测定过程;
★难点: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比色法测定铜实验条件的选择。
■理实一体化教学;
■六步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讲授法
教学资源
考核方式
●多媒体、教材、PPT和视频等;
●食品分析实训室;
●任务单、计划单、训练单、评价单等。
▲现场操作、报告、训练单与记录
▲学生自评(20%);小组互评(20%)教师评价(60%)
教学设计与组织
资讯
教师下发任务,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本实验测定的意义。学生练习查阅资料并归纳出老师的任务。
课前在线学习
计划
教师对学生分组,各组制定工作计划,分工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
课 前 自主完成
决策
小组长汇总组员的查阅结果做成PPT。
课 前 自主完成
实施
各组长汇报任务结果。
课 中完成
2课时
检查 和评
估
教师检查各组情况,对学员的表现进行评价。汇总所有结果后进行总结,通过练习检查学习效果并引出本课程的学习内容。
课 中完成
1.5课时
实施
根据学生汇报中出现的一些不足之处,从多个方面进行补充知识点。
课 中完成
0.5 课时
学习情境2 葡萄酒的理化检验
学时:52学时
2.10 柠檬酸的测定
学时:4学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葡萄酒的中柠檬酸的性质及检测意义;
2. 会使用液相色谱仪测定柠檬酸含量;
3. 掌握葡萄酒的中柠檬酸的测定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法建议
★重点:葡萄酒中柠檬酸的测定;
★难点:液相色谱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理实一体化教学;
■六步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讲授法
教学资源
考核方式
●多媒体、教材、PPT和视频等;
●仪器分析实训室;
●任务单、计划单、训练单、评价单等。
▲现场操作、报告、训练单与记录
▲学生自评(20%);小组互评(20%)教师评价(60%)
教学设计与组织
资讯
教师下发任务,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葡萄酒的生产工艺,葡萄酒的品鉴等知识,掌握葡萄酒柠檬酸的测定意义及测定方法。学生查阅资料并归纳出老师的任务。
课前自主学习
计划
教师对学生分组,各组制定工作计划,分工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
课前自主学习
决策
小组长汇总组员的查阅结果做成PPT。教师指导难点和易错点。
课前自主学习时间+课中1课时
实施
分小组实施任务,各组长汇报任务结果。
课中2学时
讨论
小组内小组间讨论实验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数据的处理等。
课中0.5学时
检查和评估
教师检查各组情况,对学员的表现进行评价。汇总所有结果后进行总结,通过练习检查学习效果。学生自评学习效果。
课中0.5学时+课后
学习情境2 葡萄酒的理化检验
学时:52学时
2.11 苹果酸的测定
学时:4学时
学习目标
1.了解葡萄酒的中苹果酸的性质及检测意义;
2.会使用中纸层析法测定苹果酸的含量;
3. 掌握葡萄酒的中苹果酸的测定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法建议
★重点:葡萄酒中苹果酸的测定;
★难点:实验原理及纸层析的注意事项。
■理实一体化教学;
■六步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讲授法
教学资源
考核方式
●多媒体、教材、PPT和视频等;
●食品分析实训室;
●任务单、计划单、训练单、评价单等。
▲现场操作、报告、训练单与记录
▲学生自评(20%);小组互评(20%)教师评价(60%)
教学设计与组织
资讯
教师下发任务,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葡萄酒的生产工艺,葡萄酒的品鉴等知识,掌握葡萄酒苹果酸的测定意义及测定方法。学生查阅资料并归纳出老师的任务。
课前自主学习
计划
教师对学生分组,各组制定工作计划,分工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
课前自主学习
决策
小组长汇总组员的查阅结果做成PPT。教师指导难点和易错点。
课前自主学习时间+课中1课时
实施
分小组实施任务,各组长汇报任务结果。
课中2学时
讨论
小组内小组间讨论实验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数据的处理等。
课中0.5学时
检查和评估
教师检查各组情况,对学员的表现进行评价。汇总所有结果后进行总结,通过练习检查学习效果。学生自评学习效果。
课中0.5学时+课后
学习情境2 葡萄酒的理化检验
学时:52学时
2.12 葡萄酒抗坏血酸(维生素C)的测定–二氯靛酚法
学时:2学时
学习目标
1.维生素C测定的原理;
2.维生素C测定的过程;
3.维生素C测定的实验讨论。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法建议
★重点:维生素C测定的原理、维生素C测定的过程;
★难点:实验原理及纸层析的注意事项。
■理实一体化教学;
■六步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讲授法
教学资源
考核方式
●多媒体、教材、PPT和视频等;
●食品分析实训室;
●任务单、计划单、训练单、评价单等。
▲现场操作、报告、训练单与记录
▲学生自评(20%);小组互评(20%)教师评价(60%)
教学设计与组织
资讯
教师下发任务,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本实验测定的意义。学生练习查阅资料并归纳出老师的任务。
课前在线学习
计划
教师对学生分组,各组制定工作计划,分工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
课 前 自主完成
决策
小组长汇总组员的查阅结果做成PPT。教师指导难点和易错点。
课前自主学习时间+课中0.5课时
实施
分小组实施任务,各组长汇报任务结果。
课中0.5学时
讨论
小组内小组间讨论实验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数据的处理等。
课中0.5学时
检查和评估
教师检查各组情况,对学员的表现进行评价。汇总所有结果后进行总结,通过练习检查学习效果。学生自评学习效果。
课中0.5学时+课后
学习情境2 葡萄酒的理化检验
学时:52学时
2.12 葡萄酒抗坏血酸(维生素C)的测定–二氯靛酚法
学时:2学时
学习目标
1.维生素C测定的原理;
2.维生素C测定的过程;
3.维生素C测定的实验讨论。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法建议
★重点:维生素C测定的原理、维生素C测定的过程;
★难点:实验原理及纸层析的注意事项。
■理实一体化教学;
■六步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讲授法
教学资源
考核方式
●多媒体、教材、PPT和视频等;
●食品分析实训室;
●任务单、计划单、训练单、评价单等。
▲现场操作、报告、训练单与记录
▲学生自评(20%);小组互评(20%)教师评价(60%)
教学设计与组织
资讯
教师下发任务,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本实验测定的意义。学生练习查阅资料并归纳出老师的任务。
课前在线学习
计划
教师对学生分组,各组制定工作计划,分工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
课 前 自主完成
决策
小组长汇总组员的查阅结果做成PPT。教师指导难点和易错点
课前自主学习时间+课中0.5课时
实施
分小组实施任务,各组长汇报任务结果
课中0.5学时
讨论
小组内小组间讨论实验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数据的处理等。
课中0.5学时
检查和评估
教师检查各组情况,对学员的表现进行评价。汇总所有结果后进行总结,通过练习检查学习效果。学生自评学习效果。
课中0.5学时+课后
学习情境2 葡萄酒的理化检验
学时:52学时
2.13 白藜芦醇的测定
学时:4学时
学习目标
1.了解葡萄酒的中白藜芦醇的性质及检测意义;
2.会使用色谱方法测定白藜芦醇的含量;
3. 掌握葡萄酒的中白藜芦醇的测定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法建议
★重点: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测定;
★难点:实验原理及色谱仪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理实一体化教学;
■六步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讲授法
教学资源
考核方式
●多媒体、教材、PPT和视频等;
●食品分析实训室;
●任务单、计划单、训练单、评价单等。
▲现场操作、报告、训练单与记录
▲学生自评(20%);小组互评(20%)教师评价(60%)
教学设计与组织
资讯
教师下发任务,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葡萄酒的生产工艺,葡萄酒的品鉴等知识,掌握葡萄酒白藜芦醇的测定意义及测定方法。学生查阅资料并归纳出老师的任务。
课前自主学习
计划
教师对学生分组,各组制定工作计划,分工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
课前自主学习
决策
小组长汇总组员的查阅结果做成PPT。教师指导难点和易错点。
课前自主学习时间+课中1课时
实施
分小组实施任务,各组长汇报任务结果。
课中2学时
讨论
小组内小组间讨论实验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数据的处理等。
课中0.5学时
检查和评估
教师检查各组情况,对学员的表现进行评价。汇总所有结果后进行总结,通过练习检查学习效果。学生自评学习效果。
课中0.5学时+课后
学习情境2 葡萄酒的理化检验
学时:52学时
2.14 葡萄酒中甲醇含量测定
学时:4学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甲醇的性质;
2.能理解酒中甲醇含量检测的意义;
3.掌握葡萄酒中甲醇含量测定几种方法;
4.能独立利用气相色谱仪进行葡萄酒 中甲醇含量的检测。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法建议
★重点:试样的制备,气相色谱仪的使用;
★难点:数据处理及分析。
■理实一体化教学;
■六步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讲授法
教学资源
考核方式
●多媒体、教材、PPT和视频等;
●食品分析实训室;
●任务单、计划单、训练单、评价单等。
▲现场操作、报告、训练单与记录
▲学生自评(20%);小组互评(20%)教师评价(60%)
教学设计与组织
资讯
教师下发任务,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甲醇性质,葡萄酒中甲醇检测意义;葡萄酒中甲醇检测方法有哪些?并且观看甲醇检测相关微课视频。学生练习查阅资料并归纳出老师的任务。
课前在线学习
计划
教师对学生分组,各组制定工作计划,分工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重点研究气相色谱法测定甲醇的检测流程。
课前自主完成
决策
教师审核工作计划于实施方案,学生通过小组研讨、教师指导确定实施方案。
课中完成0.5课时
实施
各小组按照实施方案进行样品的预处理、标准工作曲线绘制,样品的测试及结果计算等;实施过程中可以资源平台微课视频。
2课时实训基地实践+在线学习
检查
教师检查各组情况,对各小组任务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并将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学生汇报自己的检测结果,回答同学与教师的提问。并通过在线联系检查学习效果。
1.5课时
实训基地
实践+在线学习+课中讨论
评估
依据评价标准,同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给出总体成绩。
0.5课时课堂汇报
学习情境3 葡萄酒的微生物检验
学时:8学时
3.1菌落总数的检验
学时:2学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检测菌落总数的意义;
2. 理解葡萄酒中菌落总数检测的概念和国标标准;
3. 掌握菌落总数的检测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法建议
★重点:掌握葡萄酒中菌落总数的检测原理、方法和操作流程等;
★难点:无菌操作、如何计数得出正确结论。
■理实一体化教学;
■六步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
教学资源
考核方式
●多媒体、教材、PPT和视频等;
●食品微生物实训室;
●任务单、计划单、训练单、评价单等。
▲现场操作、报告、训练单与记录
▲学生自评(20%);小组互评(20%)教师评价(60%)
教学设计与组织
资讯
教师下发任务,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菌落总数的概念,葡萄酒中菌落总数检测意义;按国标葡萄酒中菌落总数的检测程序;并且观看菌落总数检测相关微课视频。学生练习查阅资料并归纳出老师的任务。
课前在线学习
计划
教师对学生分组,各组制定工作计划,分工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重点研究葡萄酒中菌落总数的检测流程。
课前自主完成
决策
教师审核工作计划于实施方案,学生通过小组研讨、教师指导确定实施方案。
课中完成0.25课时
实施
各小组按照实施方案进行检测;实施过程中可以资源平台微课视频。
课中完成1.0课时
检查
教师检查各组情况,对各小组任务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并将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回答同学与教师的提问。并通过在线联系检查学习效果。
0.25课时
实践+在线学习+课中讨论
评估
依据评价标准,同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给出总体成绩。
0.5课时课堂汇报
学习情境3 葡萄酒的微生物检验
学时:8学时
3.2 酵母菌数的检验
学时:2学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检测酵母菌数的意义;
2. 理解葡萄酒中酵母菌数检测的概念和国标标准;
3. 掌握酵母菌数的检测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法建议
★重点:掌握葡萄酒中酵母菌数的检测原理、方法和操作流程等;
★难点:微孔膜过滤、如何计数得出正确结论。
■理实一体化教学;
■六步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
教学资源
考核方式
●多媒体、教材、PPT和视频等;
●食品微生物实训室;
●任务单、计划单、训练单、评价单等。
▲现场操作、报告、训练单与记录
▲学生自评(20%);小组互评(20%)教师评价(60%)
教学设计与组织
资讯
教师下发任务,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菌落总数的概念,葡萄酒中酵母菌数检测意义;按国标葡萄酒中酵母菌数的检测程序;并且观看酵母菌数检测相关微课视频。学生练习查阅资料并归纳出老师的任务。
课前在线学习
计划
教师对学生分组,各组制定工作计划,分工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重点研究葡萄酒中酵母菌数的检测流程。
课前自主完成
决策
教师审核工作计划于实施方案,学生通过小组研讨、教师指导确定实施方案。
课中完成0.25课时
实施
各小组按照实施方案进行检测;实施过程中可以资源平台微课视频。
课中完成1.0课时
检查
教师检查各组情况,对各小组任务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并将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回答同学与教师的提问。并通过在线联系检查学习效果。
0.25课时
实践+在线学习+课中讨论
评估
依据评价标准,同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给出总体成绩。
0.5课时课堂汇报
学习情境3 葡萄酒的微生物检验
学时:8学时
3.3 大肠菌群的检验
学时:4学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检测大肠菌群的意义;
2. 理解葡萄酒中大肠菌群检测的概念和国标标准;
3. 掌握酵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
4.学会检索MPN表得出正确结论报告之。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法建议
★重点:掌握葡萄酒中大肠菌群的检测原理、方法和操作流程等;
★难点:如何判断是否产气、如何检索MPN表得出正确结论报告之。
■理实一体化教学;
■六步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
教学资源
考核方式
●多媒体、教材、PPT和视频等;
●食品微生物实训室;
●任务单、计划单、训练单、评价单等。
▲现场操作、报告、训练单与记录
▲学生自评(20%);小组互评(20%)教师评价(60%)
教学设计与组织
资讯
教师下发任务,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菌落总数的概念,葡萄酒中大肠菌群检测意义;按国标葡萄酒中大肠菌群的检测程序;并且观看大肠菌群检测相关微课视频。学生练习查阅资料并归纳出老师的任务。
课前在线学习
计划
教师对学生分组,各组制定工作计划,分工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重点研究葡萄酒中大肠菌群的检测流程。
课前自主完成
决策
教师审核工作计划于实施方案,学生通过小组研讨、教师指导确定实施方案。
课中完成1.0课时
实施
各小组按照实施方案进行检测;实施过程中可以资源平台微课视频。
课中完成2.0课时
检查
教师检查各组情况,对各小组任务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并将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回答同学与教师的提问。并通过在线联系检查学习效果。
0.5课时
实践+在线学习+课中讨论
评估
依据评价标准,同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给出总体成绩。
0.5课时课堂汇报
4实施建议
4.1教学建议
建议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组织形式,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进行教学,每个小组在教师指导下,按照项目实施计划完成检验项目。
4.2考核评价建议
建议过程考评(任务考评)与期末考评(课程考评)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过程考评占70分,期末考评占30分,具体考核要求见表。
考评方式
过程考评(项目考评)
期末考评
(卷面考评)
(30分)
任务分析(10分)
任务策划(10分)
任务实施(25分)
任务结果
(15分)
实验态度
(10分)
考评
实施
指导教师依据学生提交的标准及技能点分析表进行考评。
指导教师依据每组提交的实施方案进行考评。
指导教师依据学生项目操作时的表现进行考评。
指导教师依据学生完成检验报告情况进行考评。
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表现考评。
按照考教分离原则,由教务处依据教学大纲组织考评。
考评
标准
主要考核标准的准确性和技能点分析周密性。可根据具体任务制定相应细则。
主要考核小组分工是否明确、实施方案是否周密、实验物品是否齐备。可根据具体任务制定相应细则。
主要考核基本操作技能和仪器使用的规范性。可根据具体任务制定相应细则。
主要考核原始数据记录是否准确、数据分析是否正确、报告结论是否可靠。可根据具体任务制定相应细则。
主要考核学生积极性、团队协作、遵守纪律等情况。可根据具体任务制定相应细则。
建议题型以案例分析、项目设计为主。
备注
①过程考评侧重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其目的是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允许考核不通过的学生经过反复的练习,多次参加考评,直至通过为止。
②过程考核过程中如有损毁仪器设备或造成安全事故的,判定为零分。
4.3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
为切实保证理论实践一体化授课,应设置理化检验实训室2个,并具备足够数量的实验设备,保证分组教学的顺利进行。学生每4-5人一组进行实操,同时实训室要配备多媒体,方便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
4.4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完善课程教学资源库,进行教学全程录像,建设网络课程。
5其它说明
5.1本课程标准根据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适用于食品类专业使用。
5.2执笔:徐凌
5.3审核:蔡智军
利用微知库平台(http://jszyk.36ve.com/),将能够自主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课前在线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意识。课堂上采用小组讨论、团队合作、考核等检查课前学习内容,进行个性化辅导。本课程在学习期间,给学生提供微课、视频或其他材料,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认识相关葡萄酒检验技术的基础知识。

主讲教师